黄土高原甘肃鼢鼠危害及防治研究 (Ⅰ)甘肃鼢鼠的繁殖研究

被引:15
作者
江廷安
庄海博
李凌
卢宗凡
机构
[1]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甘肃鼢鼠; 繁殖; 鼠害防治;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1990.04.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对1988年所采568个标本的剖检分析研究表明,甘肃鼢鼠繁殖始于3月,4~5月为繁殖盛期,7月终止繁殖。性比为36.80%,雌体显著多于雄体。1年产1胎,妊娠率为40.08%,胎仔1~5只,平均胎仔数2.53只,繁殖指数1.209。幼鼠第二年达性成熟,繁殖寿命3~4年。甘肃鼢鼠性成熟速度慢、寿命长、繁殖力低、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繁殖特点,为防治提供了有利条件。防治时机选在越冬鼠繁殖后,幼鼠大量出现之前,繁殖基数最小,妊娠率最高的4~5两月为好。秋后再防治一次,即可将密度降低到不足以引起危害的数量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3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