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林产品贸易对木材消耗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22
作者
田明华
史莹赫
黄雨
于豪谅
秦国伟
柴梅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木材消耗; 经济发展; 国际贸易; 木质林产品;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020206 ;
摘要
【目的】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国和第一大木材进口国,由于中国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木材需求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使经济发展、林产品贸易因涉嫌消耗大量木材而备受争议。确定中国经济发展、林产品贸易对木材消耗的影响,有助于回应有关中国是"世界森林资源的黑洞"的指责、审视中国"大进大出"林产品贸易模式、考量世界范围兴起的林产品贸易保护,为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人均木材消耗作为森林资源的压力指标,采用中国1993—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中国人均木材消耗的经济发展、林产品贸易、木材供给、技术进步等关键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中国经济发展因素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显著水平)、林产品贸易因素中中国林产品进口贸易(10%显著水平)、木材供给因素中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10%显著水平)对中国人均木材消耗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林产品贸易因素中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1%显著水平)对中国人均木材消耗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林产品贸易因素中中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指数、木材供给因素中中国人均原木产量、技术进步因素中中国木材产业技术进步指数和中国废纸浆利用率影响不显著。【结论】中国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均木材消耗的重要因素,2006年以来中国人均木材消耗随着人均GDP正处于上升阶段;中国发展林产品出口贸易有利于减少中国人均木材消耗,中国林产品进口贸易虽然提高了中国人均木材消耗量,但相对于使用国产木材,人均木材消耗量的增加较小;由于超限额采伐等因素,中国原木产量不能很好地代表真实的中国国内木材供给状况,但以人均森林蓄积代表的木材供给因素仍是影响中国人均木材消耗最为显著、最为重要的正向作用因素;林业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对于减少人均木材消耗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人口因素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国人均木材消耗,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太大,导致中国木材消耗总量仍处于世界前列。据此,本文提出了保持目前"大进大出"林产品贸易模式、积极推进林产品贸易自由化、保持木材供应适度偏紧、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等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我国主要木材产品供需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王赛.北京林业大学.2005, 05
[2]   Economic growth and liquidation of natural capital: The case of forest clearance [J].
Naidoo, R .
LAND ECONOMICS, 2004, 80 (02) :194-208
[3]   Institutions and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for deforestation: A crosscountry analysis for Latin America, Africa and Asia [J].
Bhattarai, M ;
Hammig, M .
WORLD DEVELOPMENT, 2001, 29 (06) :995-1010
[4]  
2013中国林业发展报告.[M].国家林业局; 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5]   经济发展、林产品贸易对木材消耗的影响研究 [J].
田明华 ;
万莉 .
资源科学, 2015, 37 (03) :522-533
[6]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J]..林业资源管理.2014, 01
[7]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与国际非法采伐相关性分析 [J].
韩沐洵 ;
田明华 ;
蔡昕妤 ;
于豪谅 ;
田昊炜 .
林业经济, 2013, (09) :75-82+101
[8]   南北贸易对发展中国家森林退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J].
邓荣荣 ;
詹晶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3 (06) :39-43
[10]   森林资源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 [J].
冯菁 ;
程堂仁 ;
夏自谦 .
林业经济问题, 2007, (05) :43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