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甘肃早期铜器的发现与冶炼、制造技术的研究
被引:86
作者
:
孙淑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及材料史研究所
孙淑云
韩汝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及材料史研究所
韩汝玢
机构
:
[1]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及材料史研究所
[2]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及材料史研究所 副教授
[3]
教授
来源
:
文物
|
1997年
/ 07期
关键词
:
铜器;
齐家文化;
干骨;
器物;
灰山;
甘肃龙山文化;
铜石并用时代文化;
马家窑文化遗址;
四坝文化;
甘肃;
制造技术;
D O I
:
10.13619/j.cnki.cn11-1532/k.1997.07.014
中图分类号
:
K876.4 [金属器];
学科分类号
:
0601 ;
摘要
:
<正> 甘肃地处黄河上、中游的高原地区,已发现新石器及稍晚时期的古文化遗址达1000多处。甘肃省的祁连山脉蕴藏着丰富的铜矿和其他有色金属矿藏,为古代冶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甘肃已发现的早期铜器达300余件,占全国出土的商代以前铜器总数的80%以上。因此,在对中国早期铜器的研究中,甘肃早期铜器的研究尤为重要。 1981年,笔者发表了有关甘肃出土早期铜器的部分分析检验结果。自那时至今的10余年间,由于新的考古发掘成果为早期铜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同时考古学、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