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南麻黄山西地区中生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8
作者
范世龙 [1 ]
李仲东 [1 ]
陈召佑 [2 ]
吴永平 [1 ]
王震 [1 ]
杨洪勇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 中石化华北分公司研究院
[3] 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麻黄山西地区;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麻黄山西地区成藏地质条件和成藏过程的系统研究,麻黄山西地区油气藏形成主要受6种因素的控制:①油源是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②断裂活动控制了构造圈闭的形成,沟通了生油层和储层;③不整合面与断裂相配置,使油气向更广阔的区域运移;④沉积相奠定了成藏的有利区带;⑤异常高压可提高储层的孔、渗能力,作为有利的封盖条件;⑥区域盖层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保存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质构造特征及勘探方向 [J].
何天翼 ;
刘弢 ;
李刚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S1) :65-68+138
[2]   柴北缘西部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J].
姜振学 ;
庞雄奇 ;
罗群 ;
张洪 ;
田丰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6) :692-695
[3]   超压的成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J].
胡海燕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1) :99-102
[4]   中国含油气盆地中的超压体系 [J].
张启明 ;
董伟良 .
石油学报, 2000, (06) :1-11+127
[5]  
何自新等著.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