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钻井钻杆冲蚀规律研究

被引:31
作者
祝效华 [1 ,2 ]
刘少胡 [2 ]
童华 [2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气体钻井; 气-固两相流; 岩屑运移; 冲蚀; 钻杆; 计算流体动力学;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21 [钻井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2001 ;
摘要
针对气体钻井岩屑造成钻柱严重冲蚀的问题,基于气-固两相流和冲蚀理论,建立了环空岩屑运移模型。在Eulerian坐标系下求解气体连续相流场,在Lagrangian坐标系下对离散相岩屑粒子进行了碰撞求解,采用Grant和Tabakoff公式求解岩屑粒子冲蚀速率,借助实验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气体钻井中钻杆居中以及不同钻杆偏心率、井径扩大率、注气量和机械钻速下环空岩屑粒子运移规律和钻杆冲蚀特性。研究表明,岩屑对钻杆接头及下坡面本体的冲蚀比钻杆本体及接头上坡面严重;钻杆偏心和井径扩大都使局部冲蚀速率峰值增大,且偏心越严重,井径扩大越大,局部冲蚀速率峰值增速越大;机械钻速增大,导致钻杆局部冲蚀速率峰值近乎线性增加;在工程常用注气量范围内,注气量对冲蚀速率峰值和冲蚀速率平均值的影响很小。根据冲蚀规律提出如下建议:减小钻杆斜坡坡度可减少钻杆接头及下坡面的局部冲蚀;采用低转速的空气锤钻井工艺可减缓因偏心引起的局部冲蚀;井眼扩大较大时,增大注气量,通过改变岩屑粒子轨迹,可减少岩屑对钻杆本体的多次冲蚀。
引用
收藏
页码:1013 / 10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四川油气田气体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J].
艾惊涛 ;
余锐 ;
廖兵 ;
甘红梅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7) :39-41+134
[2]   空气钻井钻具冲蚀磨损机理的分析 [J].
张晓东 ;
贾国超 ;
吴臣德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2) :139-142+190
[3]   节流器内液-固两相流固体颗粒冲蚀数值模拟 [J].
李国美 ;
王跃社 ;
孙虎 ;
亢力强 ;
王燕令 ;
何仁洋 .
石油学报, 2009, 30 (01) :145-148
[4]   气体钻井井筒冲蚀作用定量分析及控制方法 [J].
郭建华 ;
佘朝毅 ;
李黔 ;
孙万里 .
石油学报, 2007, (06) :129-132
[5]   井筒砂粒运移规律室内模拟实验研究 [J].
王治中 ;
邓金根 ;
孙福街 ;
周建良 ;
刘爱萍 .
石油学报, 2006, (04) :130-132+138
[6]  
空气钻井中钻具腐蚀与防护及其机理研究[D]. 万里平.西南石油学院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