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病理学基础和CT、MRI对照研究

被引:29
作者
刘军,李正仪,刘建,范光忠
机构
[1] 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放射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三医院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
D O I
10.13437/j.cnki.jcr.1994.01.002
中图分类号
R816.1 [头颅及神经系];
学科分类号
1001 ; 100105 ; 100207 ; 100602 ;
摘要
本文就26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CT、MRI检查结合病理学基础进行了分析。MRI检查,当TR=2000msec,TE=30、60msec时,皮质动脉硬化性脑病损害均为明显的高信号,T1加权像为低信号。CT像为低密度改变。T2加权像上半卵圆中心的白质表现为不均匀弥漫的高信号区,可累及基底节、丘脑、脑干及小脑的白质,并有不同程度的侧脑室扩大、脑室边缘呈斑片状改变可有脑萎缩。病理学特征是弥漫不完全的皮质下梗塞,在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的白质内髓鞘肿胀或脱失,皮质下腔隙或软化,在髓动脉内有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主要包括痴呆、眼底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本文将MRI与CT检查进行了比较,认为在确定皮质下白质内小的损害及确定脑干和小脑白质损害方面MRI优于CT。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