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海市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致病菌谱分析

被引:3
作者
王传清 [1 ]
何磊艳 [1 ]
王爱敏 [1 ]
张文宏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腹泻; 致病菌; 儿科; 上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1 [小儿传染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腹泻儿童致病菌流行病学情况,对2007年度就诊于我院的2871例社区获得性腹泻患儿进行粪便弯曲菌、志贺菌、沙门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致腹泻大肠埃希菌、气单胞菌、耶尔森菌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部分菌株的血清分型。结果发现,弯曲菌在腹泻患儿粪便中的分离率为11.1%(172/1556),4月份感染率最高(P<0.001),多见于1~4岁儿童(P<0.05);其次是志贺菌,分离率为3.2%(91/2871),其中福氏志贺菌占63.7%;第3位是致腹泻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1.0%(30/2871),其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占70.0%,以O55/K59血清型为主。沙门菌、气单胞菌分离率不超过0.5%,未检测到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耶尔森菌。本次调查显示,弯曲菌、志贺菌、致腹泻大肠埃希菌是目前上海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的3种主要致病菌。弯曲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志贺菌及致腹泻大肠埃希菌,提示临床微生物室应将弯曲菌、致腹泻大肠埃希菌作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常规监测的病原微生物。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南通市2004年感染性腹泻监测结果分析 [J].
王新生 .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5, (05) :130-131
[2]   北京地区10年间肠道志贺菌群的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英文) [J].
曲芬 ;
鲍春梅 ;
何江英 ;
李潇潇 ;
毛远丽 ;
姜素椿 .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4, (11) :671-674
[3]   湘南地区志贺氏菌菌型及耐药性分析 [J].
陈小勇 ;
刘巧突 ;
何凤娥 .
实用预防医学, 2004, (02) :284-285
[4]   我院30年儿科疾病谱变迁 [J].
段玉清 ;
邱杰 ;
李维成 .
中国卫生统计, 2003, (01) :31-33
[5]   60株志贺菌耐药性分析附视频 [J].
杨文蔚 ;
应春妹 .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2, (04) :241-242
[6]   儿童空肠弯曲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J].
陈志新,吕德生,万绍平,王伯伦,杨彩萍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5, (03) :144-146
[7]   小儿急性腹泻17365例病因分析 [J].
林凤,段恕诚,王顺林 .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5, (01) :52-53
[8]  
Diarrhoea in children: an interface between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J] . Nikhil Thapar,Ian R Sanderson.The Lancet . 2004 (9409)
[9]   Cost of diarrhea-associated hospitalizations and outpatient visits in an insured population of young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J].
Zimmerman, CM ;
Bresee, JS ;
Parashar, UD ;
Riggs, TL ;
Holman, RC ;
Glass, RI .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2001, 20 (01)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