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珠江三角洲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60
作者
叶长盛 [1 ]
冯艳芬 [2 ]
机构
[1]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 风险评价; 珠江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4 [风险评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083306 ; 0903 ;
摘要
为了探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该文以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1990-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构建了区域生态风险指数,并以5 km×5 km的单元网格进行系统采样,借助空间自相关和半方差分析方法,探讨了珠江三角洲的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06年,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面积高达12 105.05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9.35%,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基塘持续增加,耕地、林地迅速减少;整个珠江三角洲的生态风险指数由1990年的0.2713增至2006年的0.3318,风险程度增加了22.31%,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空间集聚逐渐增强,深圳、东莞、广州市区、花都、南海、顺德、佛山市区及中山等是生态风险指数高值聚集区,指数变化更为明显,风险程度明显提高;高、较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快速增加,由1990年的4874.52 km2增加到2006年的12 494.9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11.82%增至30.30%;生态风险程度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以佛山市区-广州市区-深圳为轴向外风险程度逐渐降低。研究结果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该研究为生态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32+294 +2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基于半方差函数的银川平原土地利用强度图谱分析 [J].
刘欢 ;
张荣群 ;
郝晋民 ;
艾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3) :225-231+301
[2]   贵州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多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 [J].
刘敏 ;
赵翠薇 ;
施明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0) :239-246+300
[3]   基于地统计学和遥感的岩溶区石漠化空间变异特征 [J].
杨奇勇 ;
蒋忠诚 ;
马祖陆 ;
罗为群 ;
尹辉 ;
喻琦雯 ;
李文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4) :243-247
[4]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叶长盛 ;
王枫 .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01) :238-243
[5]   基于灰色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佛山市土地利用情景模拟分析 [J].
王丽萍 ;
金晓斌 ;
杜心栋 ;
周寅康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3) :237-242
[6]   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分形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J].
叶长盛 ;
董玉祥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4) :330-335+404
[7]   上海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风险研究 [J].
安佑志 ;
尹占娥 ;
殷杰 ;
张华 ;
张书娟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 (01) :130-134
[8]   温州市乐清湾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基于RS和GIS的分析 [J].
宋国利 ;
臧淑英 ;
钟婷婷 .
自然灾害学报, 2010, 19 (06) :76-85
[9]   沿江地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以长江三角洲南京地区为例 [J].
孙洪波 ;
杨桂山 ;
苏伟忠 ;
朱天明 ;
万荣荣 .
生态学报, 2010, 30 (20) :5616-5625
[10]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统计学的区域生态风险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J].
杜军 ;
杨青华 .
国土资源遥感, 2010, (02) :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