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褐稻虱生物型研究

被引:21
作者
李青,罗善昱,师翱翔,韦素美,黄凤宽
机构
[1] 广西农科院植保所
关键词
褐稻虱,生物型,抗虫品种,稻区,中国;
D O I
10.16213/j.cnki.scjas.1994.03.017
中图分类号
S435.112.3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从1979年起,调查监测广西以至我国主要稻区的褐稻虱生物型,至今除四川稻区的褐稻虱仍属生物型1以外,其他稻区多由生物型1转变为生物型2占优势,即合Bph1抗性基因的Mudgo和IR26由抗虫变为感虫,并发现在云南思茅,安徽怀宁,江西的东乡,江苏江浦和连云港的褐稻虱田间种群以及广西南宁的少数褐稻虱个体尚可使ASD7和IR(36)致害。经测定获得了一些能抗生物型2的水稻品种和材料,其中有些广西野生稻抗谱较广的编号,是选育抗虫品种的好材料,可防止新生物型的为害。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褐飞虱生物型监测初报 [J].
陶林勇 ;
俞晓平 ;
巫国瑞 .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03) :9-13
[3]   广东褐稻虱生物型普查与监测 [J].
张扬 ;
谭玉娟 ;
陈峰 ;
潘英 ;
朱绍先 .
广东农业科学, 1991, (02) :22-25
[4]   我国主要稻区褐稻虱生物型的研究 [J].
吴荣宗 ;
张良佑 ;
邱细广 ;
莫蒙异 .
植物保护学报, 1981, (04) :217-226
[5]   国外水稻抗虫性的研究(上) [J].
彭忠魁 .
昆虫知识, 1980, (02) :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