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制度与中国同欧盟的关系——以纺织品贸易摩擦为例

被引:3
作者
张弛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中欧关系; 贸易摩擦; 共有知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与欧盟对国际制度有着不同看法:中国希望通过国际制度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欧盟则将国际制度本身视为其核心利益。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是双方在WTO所代表的国际贸易制度中通过互动激活主观利益,形成共有知识的典型案例。具有洛克和康德特征的共有知识对双方妥善解决包括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及今后可能出现的更多的贸易摩擦在内的各种矛盾和分歧,都具有积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合作共赢是解决贸易摩擦的起点——解读中欧妥善解决中国纺织品压港事件 [J].
张健雄 .
学习月刊, 2005, (10) :31-33
[2]   中欧纺织品协议体现三方共赢 [J].
奥利维尔.米柯尔 ;
杨秀清 .
时代经贸, 2005, (09) :40-42
[3]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与联合国 [J].
凌青 ;
宗道一 ;
朱礼盈 ;
傅铮铮 ;
郭凡凡 ;
倪钰 ;
徐苗 .
党史博览, 2005, (04) :17-22
[4]   简论国际机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 [J].
江忆恩 ;
李韬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 (12) :21-27
[5]   国际制度的融入与国家利益——中国外交的一种历史分析 [J].
郭树永 .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9, (04) :61-66
[6]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亚历山大·温特(AxexanderWendt)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