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传统农业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

被引:30
作者
焦雯珺 [1 ,2 ]
闵庆文 [1 ]
成升魁 [1 ]
张丹 [1 ,2 ]
杨海龙 [1 ,2 ]
何露 [1 ,2 ]
刘珊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传统农业;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稻鱼共生系统; 从江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历史等原因,贵州省从江县至今还保持着比较完好的稻田养鱼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为全面认识这一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并为其合理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本文分析了从江县2007年的生态足迹及其构成,总结了传统农业地区的资源消耗特点以及传统农业在区域生态平衡、资源消耗、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从江县居民对食物和住房的需求很高,分别占总需求的45.9%和33.3%,导致从江县耕地和林地生态足迹构成生态足迹的主体部分;相比之下,从江县的化石能源地生态足迹仅占总生态足迹的3.0%,而由林地提供的主要燃料柴薪才是能源生态足迹的主体部分,这与资源消耗较高的工业化地区明显不同。资源的低消耗使得从江县可以维持在生态平衡状态,人均生态盈余为0.0581hm2。可见,传统农业通过影响人们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消费模式,不仅对区域的生态平衡维持和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且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54 / 3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侗族稻田养鱼的历史、现状、机遇与对策——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
    张丹
    闵庆文
    孙业红
    龙登渊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4) : 987 - 990
  • [2] “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研究
    孙业红
    闵庆文
    成升魁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4) : 991 - 994
  • [3] 基于特征参量调整法的中国省域生态足迹研究
    荆治国
    周杰
    齐丽彬
    解修平
    郎海鸥
    何忠
    杨林海
    [J]. 资源科学, 2007, (05) : 9 - 15
  • [4]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生态足迹模型
    曹淑艳
    谢高地
    [J]. 生态学报, 2007, (04) : 1499 - 1507
  • [5]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
    闵庆文
    [J]. 资源科学, 2006, (04) : 206 - 208
  • [6] 城市交通生态占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梁勇
    成升魁
    闵庆文
    [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 484 - 488
  • [7]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分析不同国家的生态系统占用
    闵庆文
    成升魁
    [J]. 经济地理, 2005, (01) : 12 - 15
  • [8] 传统农业的概念、对象和作用
    王星光
    [J]. 中国农史, 1989, (01) : 27 - 30+104
  • [9]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o, P
    Linares, AC
    Falfán, ISL
    García, JM
    Guerrero, AIS
    Guerrero, C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 (03) : 375 -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