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主体性”的再造——基因信息技术发展对传统人权理论的重大挑战

被引:4
作者
陈姿含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的主体性; 目的性; 自由意志; 平等观; 正义理论;
D O I
10.14119/j.cnki.zgxb.2018.03.016
中图分类号
D815.7 [人权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类文明的发展、法治的发展、人权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人的"主体性"不断演化的基础上的。传统的"主体"理论无论如何突飞猛进都是局限在人文与社会领域的,而基因技术的发展却颠覆性地把这一问题带入了自然科学领域。基因信息技术量化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量化了人与人的关系,量化了人与自身的关系。如何重造人的"主体性"既是衡平"科学自由与技术节制"关系的关键步骤,也是关涉法律基础稳定与发展的关键命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人的尊严的五重内涵及意义关联 [J].
王泽应 .
哲学动态, 2012, (03) :71-76
[2]   人权的主体性的哲学思考 [J].
林瑞英 ;
夏永梅 .
探索, 2003, (05) :85-88
[3]  
洛克说自由与人权.[M].(英) 洛克 (Locke;J.) ; 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4]  
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美) 桑德尔 (Sandel;M.J.) ; 著.译林出版社.2011,
[5]  
DNA.[M].(美) 沃森 (Watson;J.D.) ; (美) 贝瑞 (Berry;A.)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  
单向度的人.[M].(美) 马尔库塞 (Marcuse;H.)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7]  
自由与神经生物学.[M].(美)约翰·R.塞尔(JohnR.Searle)著;刘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M].(德)康德(I.Kant)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1,
[9]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法)卢梭(J.J.Rousseau)著;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