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九省区1993—2006年成年人腰围分布的变化及中心性肥胖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9
作者
王惠君
王志宏
于文涛
张兵
翟凤英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关键词
腰围; 中心性肥胖; 成年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9.2 [脂肪代谢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分析1993—2006年中国9省区20~65岁的成年居民腰围分布的变化及中心性肥胖的流行趋势。方法以1993、1997、2000、2004和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中20~65岁健康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tata软件分析成年人腰围分布的变化,并使用LMS方法分别拟合男性和女性各调查年份P15、P50和P85百分位数曲线;以2002年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颁布实施的《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作为判断成年人中心性肥胖的标准,应用SAS软件分析成年人腰围分布和中心性肥胖率的城乡差别及腰围与BMI的相关性。结果1993—2006年中国20~65岁成年男性腰围均值从77.1 cm增加至82.9 cm,中心性肥胖率从17.9%增加至42.5%,平均增长速度为1.9%;女性腰围均值从75.8 cm增加至78.9 cm,中心性肥胖率从28.8%增加至46.9%,平均增长速度为1.4%。男性和40岁以上农村女性是腰围和中心性肥胖率增长最快的人群。由于农村女性腰围和中心性肥胖率的增长均高于城市女性,到2006年女性腰围和中心性肥胖率的城乡差异消失。BMI处于正常范围的成年人中心性肥胖率呈现增加的趋势,2006年BMI正常的男性中有21.6%、女性中有27.4%处于中心性肥胖状态。结论1993—2006年中国20~65岁成年居民腰围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随着腰围的增大,中心性肥胖率也呈现逐年增加,男性腰围及中心性肥胖率的增长幅度高于女性;只有控制成年人腰围和中心性肥胖率过快增长,才能有效地控制与肥胖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1989~2000年中国九省成人体质指数分布的变化 [J].
王惠君 ;
翟凤英 ;
杜树发 ;
王志宏 ;
何宇纳 ;
于文涛 .
卫生研究, 2006, (06) :794-797
[2]   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腰围切点值的进一步验证 [J].
翟屹 ;
赵文华 ;
周北凡 ;
陈春明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07) :560-565
[3]   体重指数、腰围与代谢性健康风险的关系 [J].
胡晓抒 ;
郭志荣 ;
武鸣 ;
张均 ;
孙国祥 ;
周正元 ;
周慧 ;
姚才良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12) :967-970
[4]   中国成人代谢综合征腰围切点的研究 [J].
周北凡 ;
武阳丰 ;
李莹 ;
张林峰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 (01) :85-89
[5]   1989-2000年中国部分省份成人超重流行趋势分析 [J].
王惠君 ;
翟凤英 ;
杜树发 ;
王志宏 ;
何宇纳 .
营养学报, 2004, (05) :329-332
[6]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陈春明;孔灵芝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7]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M].翟凤英;杨晓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8]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M].王陇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9]   Obesity [J].
Haslam, DW ;
James, WPT .
LANCET, 2005, 366 (9492) :1197-1209
[10]  
The 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with Blood Pressure Depends on Age and Gender: A Study of 10;928 Non-Smoking Adults in the Greek EPIC Cohort.[J].Vassiliki Benetou;Christina Bamia;Dimitrios Trichopoulos;Theodoros Mountokalakis;Theodora Psaltopoulou;Antonia Trichopoulou.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0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