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雾预报区的划分初探

被引:10
作者
邢江月 [1 ]
邢婉茹 [2 ]
唐亚平 [1 ]
李岚 [1 ]
孙婧 [1 ]
息涛 [1 ]
宋艳秋 [1 ]
机构
[1] 辽宁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2] 辽宁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
关键词
雾; 时空分布; 日变化; 预报区划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7.7 [能见度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1997—2006年辽宁境内能见度小于1 000 m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就雾发生的频率而言,辽宁存在两个高值区和两个低值区,高值区分别位于黄海北部沿岸至辽宁东部山区和锦州北部至阜新一带,低值区分别位于辽宁中北部平原以及朝阳地区。从雾的日变化上看,近86%的雾出现在夜间,近69%的雾出现在02—08时,且多为辐射雾。地域不同但气候条件相近时,雾的日变化与雾发生的次数存在极其相似的特点。依据相似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雾的日变化特征以及雾发生次数等,将辽宁划分为5个预报区,对雾采取分区预报,以提高雾预报的准确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黄海平流海雾的观测分析 [J].
黄彬 ;
高山红 ;
宋煜 ;
张增海 ;
赵伟 .
海洋科学进展, 2009, 27 (01) :16-23
[2]   我国大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发生的环流形势 [J].
林建 ;
杨贵名 ;
毛冬艳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2) :171-181
[3]   高速公路气象预报系统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 [J].
张朝林 ;
张利娜 ;
程丛兰 ;
王必正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6) :652-658
[4]   辽宁省区域性大雾预报研究 [J].
蒋大凯 ;
闵锦忠 ;
陈传雷 ;
孙欣 ;
陈艳秋 .
气象科学, 2007, (05) :578-583
[5]   福建近44年雾日趋势变化特征及可能影响因素 [J].
吴滨 ;
施能 ;
李玲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4) :497-505
[6]   辽西地区区域性大雾气候统计特征及预报 [J].
郭刚 ;
罗春田 ;
郭玲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03) :7-10
[7]   北京市大气细粒子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定量关系初探 [J].
王京丽 ;
刘旭林 .
气象学报, 2006, (02) :221-228
[8]   近53年辽宁雾的时空分布及成因分析 [J].
陈传雷 ;
蒋大凯 ;
孔令军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01) :21-24
[9]   华北平原雾发生的气象条件 [J].
毛冬艳 ;
杨贵名 .
气象, 2006, (01) :78-83
[10]   我国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初步解释 [J].
刘小宁 ;
张洪政 ;
李庆祥 ;
朱燕君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5, (02) :220-23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