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6
作者
丁天鹏
施根林
孙庆明
祝峰
机构
[1] 武警江苏总队医院
关键词
胱抑素C; 肝脏疾病;
D O I
10.14010/j.cnki.wjyx.2013.04.009
中图分类号
R575 [肝及胆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变化。方法检测血清肌酐浓度正常的61例慢性肝炎,22例重型肝炎,43例肝炎肝硬化,26例原发性肝癌及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CysC、丙氨酸氨基移换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分析血清Cys C与ALT、AST、TBIL、GGT的相互关系,观察肝病治疗前后血清CysC变化。结果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和对照组血清CysC分别为(1.12±0.26)mg/L、(1.32±0.36)mg/L、(1.54±0.24)mg/L、(1.38±0.30)mg/L和(0.76±0.15)mg/L。各肝病组血清Cys 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均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显著高于重型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与肝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ysC与ALT、AST、TBIL、GGT呈正相关(P<0.05)。肝病患者治疗后血清Cys C无明显变化。结论肝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明显增高,血清CysC可作为肝功能评价指标,对监测肝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02 / 3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杨晓珊 ;
卢佳琼 ;
林淳 ;
陈泽微 .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 (11) :1338-1340
[2]   血清胱抑素C与尿素氮和肌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比较分析 [J].
任小英 ;
李晓芳 ;
徐春林 ;
茅为涛 ;
姜雨 .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13) :13-15
[3]   白细胞介素-18、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J].
欧阳清 ;
梁志清 ;
刘健 ;
石青峰 ;
唐灵 .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 15 (04) :730-731
[4]   肝纤维化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关系 [J].
李德忠 ;
陈清 ;
李小健 .
武警医学, 2010, 21 (09) :773-774+777
[5]   血清胱抑素C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测定的价值 [J].
徐幼飞 ;
王小英 .
浙江预防医学, 2009, 21 (08) :88-89+93
[6]   血液学指标用于监测重型肝炎血浆置换疗效价值的评价 [J].
丁天鹏 ;
施根林 ;
王若飞 ;
何海明 ;
周宁 .
武警医学, 2009, 20 (05) :395-398
[7]   感染HBV或HCV的肝病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改变 [J].
俸家富 ;
陈婷梅 ;
涂植光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11) :987-990
[8]   检测血清胱抑素C诊断急性肾衰竭的研究 [J].
彭炎强 ;
史伟 ;
叶智明 ;
梁馨苓 ;
何朝生 ;
章斌 ;
王文健 ;
梁永正 .
新医学, 2005, (10) :16-18
[9]   胱抑素C与细胞外基质 [J].
张耀全 .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3, (06) :593-595
[10]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J].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 ;
寄生虫病学分会 ;
肝病学分会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06) :3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