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呋喃丹杀虫双p'p-DDT对蚯蚓的单一及复合毒性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左海根
林玉锁
龚瑞忠
机构
[1] 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农药环境评价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2] 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农药环境评价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2
关键词
呋喃丹; 杀虫双; 蚯蚓; 复合污染; 土壤; 毒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采用江苏省常熟农业生态试验站土壤,均匀混入农药后,调节适当的土壤水分,在人工气候箱内保持温度为20℃、湿度为80%的条件下,分别在第2、4、7、10、15d观察蚯蚓(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的急性中毒状态及死亡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蚯蚓在含有单一杀虫双和呋喃丹的土壤中,分别表现出不同的中毒状态和毒性效应,呋喃丹大于杀虫双对蚯蚓的毒性。在10d时杀虫双及呋喃丹的LC50分别为227.57mg·kg-1和28.28mg·kg-1。当土壤中杀虫双和呋喃丹2种农药复合存在时,蚯蚓主要表现为呋喃丹的中毒状态,2种农药复合后对蚯蚓的致死毒性有显著的影响。本文还研究了p’p-DDT作为背景时,2种农药分别对蚯蚓的复合毒性。结果发现,当土壤中p’p-DDT的含量为10mg·kg-1时,无论是单一还是复合对蚯蚓的毒性基本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土壤-植物系统复合污染研究进展 [J].
郭观林 ;
周启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5) :823-828
[2]   甲胺磷、乙草胺和铜单一与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 [J].
梁继东 ;
周启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4) :593-596
[3]   菲、芘、1,2,4-三氯苯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 [J].
宋玉芳 ;
周启星 ;
许华夏 ;
任丽萍 ;
宋雪英 ;
龚平 .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1) :36-39
[4]   Cd2+、Hg2+复合污染下金鱼藻的细胞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附视频 [J].
常福辰 ;
施国新 ;
丁小余 ;
解凯彬 ;
王建军 ;
丁静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44-48
[5]   蔬菜和土壤中呋喃丹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研究 [J].
石守良 ;
郭永泽 ;
张玉婷 ;
刘凤来 ;
宋淑荣 .
天津农林科技, 2001, (02) :19-21
[6]   蚯蚓与环境保护 [J].
邱江平 .
贵州科学, 2000, (Z1) :116-133
[7]   两种新型杀虫剂在不同暴露系统对蚯蚓的急性毒性 [J].
孔志明 ;
臧宇 ;
崔玉霞 ;
张迅 ;
章敏 ;
钟远 .
生态学杂志, 1999, (06) :20-23+37
[8]   辛硫磷、甲氰菊酯及其混剂对蚯蚓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 [J].
朱鲁生 ;
樊德方 ;
王玉军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79-82
[9]   杀虫双农药对土壤螨类和弹尾类影响的研究 [J].
邢协加 ;
王振中 ;
张友梅 ;
李忠武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97, (01)
[10]   复合污染研究进展 [J].
何勇田,熊先哲 .
环境科学, 1994, (06) :79-8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