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西藏农业生产效率分析——以日喀则地区为例

被引:3
作者
朱帆 [1 ,2 ]
余成群 [1 ]
李少伟 [1 ]
孙维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农业生产效率;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西藏; 日喀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利用基于输入的CCR和BCC模型,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西藏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7年,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稳步上升,但是纯技术效率表现出较强的时滞和技术路径依赖,规模效率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来源;农区的技术效率最大,但半农半牧区综合经济效益空间居首;基于投入产出数据和DEA模型投影分析,提升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应从优化土地资源、投入结构和人力资源3个方面着手。图2,表4,参20。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超效率的黄淮海粮食生产效率分析 [J].
曹志宏 ;
梁流涛 ;
郝晋珉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10, 26 (01) :6-11
[2]   基于DEA模型的中部农业生产效率与技术进步评价 [J].
李淑英 .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10) :156-159
[3]   基于DEA的广东农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 [J].
张伟强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8) :3858-3860
[4]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射洪县农业经济效率研究 [J].
杨利蓉 ;
陈文宽 ;
母培松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 (02) :243-247
[5]   青藏高原载畜能力及草畜平衡状况研究 [J].
钱拴 ;
毛留喜 ;
侯英雨 ;
伏洋 ;
张海珍 ;
杜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3) :389-397+498
[6]   基于数据包络法(DEA)的中国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分析 [J].
黄利军 ;
胡同泽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06) :420-423
[7]   我国小麦生产效率的DEA分析 [J].
张冬平 ;
冯继红 .
农业技术经济, 2005, (03) :48-54
[8]   中国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地区差异 [J].
孟令杰 ;
张红梅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2) :13-16
[9]   论“三农”问题与农业生产方式革命 [J].
许毅 ;
柳文 .
经济研究参考, 2004, (03) :26-33
[10]   中国粮食生产模型与投入要素效益分析 [J].
石森昌 ;
林秀梅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3) :35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