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鄂尔多斯盆地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对上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影响
被引:27
作者:

高胜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任战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镜质体反射率;
热事件;
剥蚀厚度;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镜质体反射率-深度剖面恢复出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地层的剥蚀厚度,并结合烃源岩加热降温热模拟实验研究上古生界烃源岩的热演化特征。研究认为,反射率-深度剖面模型可分为3类,即单段式、双段式和三段式。盆地东部剥蚀厚度大,为1 400~2 200 m;西部剥蚀厚度小,为400~1 000 m。据烃源岩时温互补热演化模拟实验,岩样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降温,随时间增加Ro值虽在增加,但Ro值增加速率不断降低,且在相同时间段内,降温幅度越大,生烃能力越低,当降温到一定程度时,随时间增加,生烃能力非常小。表明了源岩受热的时间尺度与热效应之间,温度起着主导作用。由于中东部剥蚀厚度远大于烃源岩热演化停滞时的最小剥蚀厚度,烃源岩热演化作用已处于停滞状态,西部剥蚀厚度较小的布1—天1地区,烃源岩的热演化作用在新生代仍有可能继续缓慢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低效气藏的形成机理
[J].
赵文智
;
汪泽成
;
朱怡翔
;
王兆云
;
王朋岩
;
刘新社
.
石油学报,
2005, (05)
:9-13

赵文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汪泽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朱怡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兆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新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沁水盆地新生代抬升冷却事件的确定
[J].
任战利
;
肖晖
;
刘丽
;
张盛
;
雷利庆
;
秦勇
;
韦重韬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1)
:109-113

任战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研究
[J].
杨华
;
张文正
;
李剑锋
;
昝川莉
.
沉积学报,
2004, (S1)
:39-44

杨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张文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李剑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昝川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4]
鄂尔多斯周缘地质构造对地热资源形成的控制作用
[J].
王贵玲
;
刘志明
;
蔺文静
.
地质学报,
2004, (01)
:44-51

王贵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蔺文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5]
R反演的盆地热史恢复方法与相关问题
[J].
陈刚
;
赵重远
;
李丕龙
;
任战利
;
阎汉杰
;
刘爱永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4)
:343-347

陈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赵重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李丕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任战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阎汉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刘爱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6]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藏研究
[J].
张金亮
;
常象春
;
张金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30-35+110

张金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石油学院

常象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石油学院

张金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石油学院
[7]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热历史
[J].
高峰
;
王岳军
;
刘顺生
;
胡宝清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 (01)
:87-91

高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湖南长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顺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湖南长沙

胡宝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湖南长沙
[8]
中国北方沉积盆地热演化史的对比
[J].
任战利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33-37

任战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
[9]
沁水盆地中生代晚期构造热事件
[J].
任战利
;
赵重远
;
陈刚
;
王世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1)
:48-50

任战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赵重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陈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王世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10]
鄂尔多斯盆地与沁水盆地中生代晚期地温场对比研究
[J].
任战利
;
赵重远
.
沉积学报,
1997, (02)
:134-137

任战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

赵重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