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Binswanger病的关系

被引:3
作者
张旭
夏君慧
金得辛
林捷
叶好好
机构
[1]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Binswanger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13 [];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与国人汉族 Binswanger病 (BD)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测定 111例中国汉族 BD、98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10 2名正常对照者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 D)多态性 ,用比色法测定血清 ACE水平 ,调查 BD的危险因素及家族史。结果  BD组 DD型基因频率为 0 .6 4,高于高血压病组的 0 .31(P<0 .0 1)和正常对照组的 0 .17(P<0 .0 1) ,且 D等位基因亦明显高于高血压病组和正常对照组 (P<0 .0 1)。 BD组中 MRI所见轻 ( )、中 ( )、重 ( )三度的DD型基因频率和 D等位基因亦高于对照组 (P<0 .0 1)。 BD组血清 AC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其中 DD基因型血清 ACE水平又高于同组 DI基因和 II基因 (P<0 .0 1)。 ACE基因型分布与 BD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ACE基因缺失多态性可能是国人汉族 BD独立危险因素 ,循环 ACE活性与基因缺失多态性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J].
方圻 ;
王钟林 ;
宁田海 ;
邵耕 ;
陈在嘉 ;
陆宗良 ;
李健斋 ;
林传骧 ;
周北凡 ;
诸骏仁 ;
诸永康 ;
陶萍 ;
陶寿淇 ;
龚兰生 ;
顾复生 ;
游凯 ;
戴玉华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 (03) :10+12+14+11+13-10+12+14+11+13
[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其血清水平及心肌梗塞的关系 [J].
郑豪义 ;
戴玉华 ;
邱长春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 (01) :35-37
[3]  
An insertion deletion polymorphism in the 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 gene accounting for half the variance of serum enzyme levels .2 Rigat B,Hubert C,Albenc GF,et al. J Clin Invest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