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形象跨文化转向的可能性

被引:11
作者
单波
机构
[1]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国家形象; 跨文化转向; 多元文化主义; 命运共同体;
D O I
10.13885/j.issn.1000-2804.2017.05.006
中图分类号
G02 [文化哲学];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身处权力关系体系中的国家形象经历了一系列危机,它有实现跨文化转向的可能吗?多元文化主义曾试图建构开放、多元的国家形象,提供了一种跨文化转向的可能性。在互联互通的语境下,国家形象指向对话性,因为只有进入"我—你"对话关系之中,国家形象才能体现人的交流需要。世界主义突破了民族国家认同的单一性与民族国家想象的封闭性,把国家形象推向对话之境。现在,中国在国家层面提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国家形象进一步推向跨文化语境。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民族国家构架下的国家精神 [J].
邹诗鹏 .
哲学研究, 2014, (07) :30-36
[2]   建构具有对话性的中国形象——评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 [J].
辛静 ;
单波 .
当代传播, 2015, (04) :94-96
[3]  
后民族结构[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 2002
[4]  
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单波, 2010
[5]  
政治创新与概念变革[M]. 译林出版社 , 鲍尔, 2013
[6]  
想象的共同体[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2016
[7]  
关键词[M]. 三联书店 , (英)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著, 2005
[8]  
多元文化的公民权[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加) 金里卡 (Kymlicka, 2008
[9]   国家文化软实力 [J].
赵宇 .
党的文献, 2012, (01) :111-111
[10]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欧文·戈夫曼(Erving,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