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除蕾对棉花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马宗斌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棉花; 去除早蕾; 生长发育; 补偿效应; 产量;
D O I
10.16445/j.cnki.1000-2340.1990.01.01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7年在郑州和虞城县的地膜覆盖早发棉田,采用人工去早蕾(去棉株基部2~3个果枝、去基部1~4果枝上6个早蕾)和化学药剂除早蕾(混喷乙烯利加正辛醇、混喷乙烯利加正癸醇)等不同去除早蕾方法,研究其对棉花生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去除早蕾,生育和成铃有明显的补偿效应。表现为主茎生长加快,果枝数增加,现蕾加速,开花成铃集中,成铃补偿效应极为显著(r=—0.8293##),成铃增加,时空分布较为合理,烂铃减少,铃重和衣分有所提高。其中,棉花对果枝补偿效应较好,增产达33.1%;棉花去蕾增产21.2%;混喷乙烯利加正辛醇和混喷乙烯利加正癸醇补偿效应较差,其增产幅度分别为18.4%和15.5%。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摘除棉花下部花蕾增产效果的研究 [J].
邵圣才 .
湖北农业科学, 1987, (08) :11-12
[2]   棉花除早蕾栽培法研究附视频 [J].
黄桂林 ;
王如庆 .
中国棉花, 1987, (06) :33-35
[3]   棉花优质高产最佳结铃模式及其调节技术 [J].
蒋国柱 ;
邓绍华 ;
潘晓康 .
中国棉花, 1987, (05)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