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商业网络传播与国家的社会控制力——以乾隆时期的伪孙嘉淦奏稿案为中心

被引:6
作者
刘文鹏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关键词
伪稿案; 乾隆; 督抚力量; 商业网络; 传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49.3 [乾隆至道光(1736~1840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清代乾隆时期的伪孙嘉淦奏稿案一直被视为一起重要的文字狱,本文则探讨伪稿在清代走向鼎盛时期是如何在社会上传播的。笔者认为:各个层级的商人是伪稿案的主要传播者,他们通过商业中心的商行、会馆获得信息,再通过商业网络将伪稿传向不同区域,成为当时基层民众表达和发泄对清朝统治不满的政治文化心理的一种方式。这种商业社会消解着清朝的国家力量,让看似高效、强大的督抚力量在查办伪稿案时一筹莫展,让皇帝无可奈何。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  
繁露集.[M].戴逸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   乾隆朝一起特殊文字狱——“伪孙嘉淦奏稿案”考述 [J].
陈东林 ;
徐怀宝 .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4, (01) :3-10
[5]  
马背上的王朝:巡幸与清朝统治的构建;1680—1785..张勉治;.哈佛大学出版社.2008,
[6]  
云贵总督硕色等为报查明伪稿来自湖北事奏折...历史档案.199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