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牙鲆冷冻精子×褐牙鲆卵杂交胚胎的发育及胚后发育

被引:8
作者
田永胜 [1 ]
陈松林 [1 ]
刘本伟 [1 ]
王波 [2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大西洋牙鲆; 褐牙鲆; 冷冻精子;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5.39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大西洋牙鲆冷冻精子与褐牙鲆卵授精,培育出了生长健康的杂交鱼苗。并对杂交后代的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和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OLIMPUS显微镜连续观察和描述了冷冻精子受精杂交胚胎的发育,在水温15~17.1℃,其受精卵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胚孔封闭、肌节胚、尾芽胚、心跳胚、出膜胚等时期的发育,经历65h57min完成胚胎发育进入胚后发育,发现胚胎搐动15min后心脏开始跳动。利用OLIMPUS解剖镜每天观察和记录一次鱼苗的生长形态,并测定其体全长;将杂交鱼苗的胚后发育划分为卵黄囊吸收期(出膜后1~6d)、变态前期(出膜后7~25d)、变态期(出膜后25~30d)和变态后生长期(出膜30d以后)4个时期。对16~17℃、18~19℃2、0℃和22~23℃4个温度环境下胚胎发育的研究结果显示,杂交胚胎宜于在16~20℃的水温下发育,鱼苗在22~23℃孵化出膜后2~3d大量死亡。对18~19℃、20℃、22℃和24℃4个温度下稚鱼的生长研究结果显示,变态期稚鱼在22~24℃水温下饲养时变态和生长速度较18~20℃快。
引用
收藏
页码:433 / 44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石鲽、牙鲆精子冷冻保存研究及其在人工杂交中的应用
    季相山
    陈松林
    赵燕
    邓寒
    [J]. 海洋水产研究, 2005, (01) : 13 - 16
  • [2] 牙鲆的胚胎发育
    田永胜
    陈松林
    严安生
    季相山
    [J]. 水产学报, 2004, (06) : 609 - 615
  • [3] 大西洋牙鲆繁殖生物学及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王波
    张朝晖
    张杰东
    荆世锡
    李继强
    孙庆霞
    毛兴华
    [J]. 海洋水产研究, 2004, (01) : 90 - 96
  • [4] 牙鲆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
    黄瑞
    [J]. 福建水产, 1997, (02) : 55 - 59
  • [5] 不同温度条件下牙鲆变态期生长发育变化的研究
    刘立明
    [J]. 海洋科学, 1996, (04) : 58 - 63
  • [6] 牙鲆早期阶段存活率研究
    吴光宗
    张英
    [J]. 海洋科学, 1993, (01) : 13 - 17
  • [7] 牙鲆 石斑鱼养殖技术[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谢忠明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