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草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体胚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21
作者
邢登辉
赵云云
黄承芬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皇冠草(Echinodorusorisis L.),体细胞胚胎发生,内源激素;
D O I
10.13345/j.cjb.1999.01.019
中图分类号
Q942 [植物细胞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9 ;
摘要
皇冠草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大型观赏水草。以其幼叶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短期内(25d),直接诱导获得了体细胞胚。对不同的细胞分裂素及其不同组合的体胚诱导效应进行测试,发现:6 苄氨基嘌呤(6 BA,1mg/L)和玉米素(Zt,1mg/L)结合使用效果最好,诱导频率达100%,平均每个外植体可形成487个体细胞胚。当在含有Zt(1mg/L)的MS培养基中加入萘乙酸(NAA05mg/L)时,外植体不能形成体细胞胚,而是形成大量的根。在含有吲哚乙酸(IAA,1mg/L)的MS培养基上,成熟的体胚5d后即可发育成完整的小植株。72%的小植株被成功地移栽到了水族箱中。采用HPLC法,对自外植体培养之日起到体胚发生和成熟的各个时期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各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均不断增加,10d后达到对照的2倍左右。IAA含量在培养第10天时达到第一个峰值,第二个峰值出现在25d后;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Zt+ZR)含量在15d后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8倍多),然后逐渐下降;赤霉素(GA3)的变化趋势与细胞分裂素基本相同,但到体胚萌发时,其含量已恢复到对照水平;培养10d后的脱落酸(ABA)含量一直保持到了体胚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5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