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脑解郁方改善抑郁症肾虚肝郁型患者中医证候的临床观察

被引:15
作者
赵晶 [1 ]
唐启盛 [2 ]
包祖晓 [1 ]
裴清华 [2 ]
曲淼 [2 ]
朱晨军 [1 ]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2]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四科
关键词
抑郁症; 肾虚肝郁; 颐脑解郁方; 氟西汀; 中医证候;
D O I
10.16305/j.1007-1334.2007.10.010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颐脑解郁方对抑郁症肾虚肝郁型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60例抑郁症肾虚肝郁型患者随机分为颐脑解郁组30例和氟西汀组30例。颐脑解郁组给予颐脑解郁方治疗,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治疗,用药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2周、4周、6周时,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颐脑解郁方对性欲减退、时有太息的疗效在2周、4周、6周时均优于氟西汀(P<0.05或0.01);对腰酸背痛的疗效在2周、4周时优于氟西汀(P<0.01),在6周时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胁肋胀痛的疗效在2周时优于氟西汀(P<0.01),在4周、6周时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神思不聚的疗效在2周、4周时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6周时优于氟西汀(P<0.01);对忧愁善感、兴趣索然、精神委靡的疗效与氟西汀相当(P>0.05)。结论颐脑解郁方能有效改善抑郁症肾虚肝郁型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抑郁症与中医“郁证”的关系探讨
    曲淼
    唐启盛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01) : 11 - 13
  • [2] 抑郁症[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唐启盛主编, 2006
  • [3]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 2001
  • [4]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明园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