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信念与态度量表在失眠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22
作者
胡恒芸 [1 ]
刘诏薄 [1 ]
陈秀湄 [1 ]
欧阳招娣 [2 ]
裴梅香 [1 ]
邹海云 [1 ]
机构
[1] 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2] 江西省吉安市卫生局
关键词
睡眠信念与态度量表; 健康教育; 失眠患者; 随机对照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73.74 [神经病、精神病护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11 ;
摘要
目的:采用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量表探索患者睡眠障碍与哪些歪曲的信念有关,针对歪曲的信念进行睡眠实践教育,达到促进睡眠的目的。方法:连续收集62例以失眠为主诉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在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基础上进行睡眠健康教育。试验组针对患者自身存在的歪曲信念态度进行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入组前及入组后每周,应用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量表(Dysfunctional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Sleep Scale,DBAS)、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两组进行测评,同时让患者评价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果和对健康教育接受程度。结果:健康教育4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DBAS得分均高于入组时[(111.0±8.7)vs.(88.9±12.3)、(93.5±17.2)vs.(81.3±19.2),P=0.001、0.010],而PSQI得分均低于入组时[(5.5±2.1) vs.(10.9±4.4)、(9.0±2.1)vs.(11.5±3.6),均P=0.001];健康教育4周后对照组的DBAS得分低于实验组,而PSQI得分高于实验组。健康教育后试验组对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果满意的比例均明显提高,睡眠时间满意的比例由18/31到30/31,对睡眠质量满意比例由8/31变为23/31,对睡眠效果满意比例由8/31到21/31(均P<0.05)。试验组对睡眠时间满意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0/31 vs.14/31,P<0.01),对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8/31 vs.5/31,P<0.05)。结论:试验组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睡眠信念有了明显的改善,睡眠质量有了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833 / 8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失眠症患者认知心理特点和认知治疗效果 [J].
钱建军 ;
严伟亮 ;
秦国兴 ;
徐宝昌 ;
董莹盈 ;
金海龙 ;
高赛男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6, (08) :719-720
[2]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J].
张斌 ;
荣润国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2) :882-884
[3]   认知理论在失眠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J].
唐肖彦 .
中国民间疗法, 2003, (08) :55-56
[4]   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症及临床疗效分析 [J].
吴任钢 ;
张苏范 ;
单敬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03) :160-164
[5]   失眠病人的睡眠脑电图和MMPI的结果分析 [J].
洪军 ;
潘速耀 ;
林丽珍 ;
李强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7, (01)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