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长期的地面降水和能见度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人为气溶胶对区域降水的可能影响.首先,根据1960~1979年的旬降水量资料,用包含显著性检验的聚类方法对研究区域内的自然降水量(这段时间被认为是没有受人为气溶胶污染的影响,其降水被称为是自然降水量)进行分区,同一个分区内,降水的气候特征是相似的,从而建立起分区中各个测站之间降水量的回归关系.其次,利用1990~2005年的能见度资料分析这些测站的能见度变化率,选择能见度变化率的绝对值小于0.1km/a的站作为参考站,认为这些站没有受人为气溶胶污染的影响.在上述每个分区内,用参考站的降水量估算其他站的自然降水量,实际降水量与该估计值之差即认为是由于人为气溶胶污染造成降水的减少量.用1990~2005年的旬降水资料做了这种分析,得到这段期间中每个测站由于人为气溶胶污染造成的降水减少总量,并用统计检验方法证明这种减少是显著的,从而得到人为气溶胶污染确实是使局地降水量减少的结论.这一现象对夏季的降水较为明显,可以认为局地的人为气溶胶通过对流活动影响到对流云的降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