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生态学研究初报

被引:41
作者
张康健
王亚琴
马希汉
王蓝
张檀
机构
[1] 西北林学院!杨陵
关键词
杜仲叶; 次生代谢物; 生态因素; 微量元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19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不同产地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 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及其生态因素分析,对杜仲叶次生代谢物进行了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遵义地区的京尼平甙、绿原酸、桃叶栅瑚甙、总黄酮含量最高,慈利地区的京尼平甙酸含量最高;洛阳地区的京尼平甙含量最低,宜昌地区的绿原酸、桃叶珊瑚甙、总黄酮、京尼平甙酸含量最低,但杜仲胶含量最高,从而说明了生态因素也是调控次生代谢物的重要因素。对各生态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合成与积累的主要因素是微量元素;土壤中微量元素( 有效态) 与杜仲( 叶) 中微量元素( 植物吸收) 不完全呈正相关关系;以两者为主因素各进行的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不一致。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得出:贵州遵义、湖南慈利、陕西略阳、四川通江4 个地区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产地女贞子中水溶性活性成分及齐墩果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J].
石力夫 ;
蔡溱 ;
吴广通 ;
杨世霆 ;
马岩 .
中国中药杂志, 1998, (02) :13-15
[2]   五个不同来源细辛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J].
杨大峰 ;
闫汝南 ;
杨春澍 ;
王兴顺 .
中国中药杂志, 1997, (07) :42-44+64
[3]   不同品种及产地的葛根中葛根素含量的比较 [J].
张蕾,朱蓉贞,潘扬,马国祥 .
中国中药杂志, 1995, (07) :399-400+446
[4]   杜仲胶实验室提取方法的研究 [J].
马柏林,王蓝,张康健,张云霞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4, (04) :67-69
[5]   不同产地雷公藤属植物根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 [J].
聂侃 ;
安伟健 ;
夏光成 .
中草药, 1994, (10) :539-541+560
[6]   薄层扫描法测定千金子中七叶树内酯的含量及不同产地的质量比较 [J].
李振国 ;
孙信功 ;
周可范 ;
雷留成 ;
翟乙娟 .
中国中药杂志, 1993, (08) :458-459+509
[7]   四川道地药材及其微量元素与地质背景的相关性 [J].
范俊安 ;
易尚平 ;
李胜容 .
中药材, 1991, (07) :3-6
[8]   不同产地三七的生态环境观察和微量元素研究 [J].
张之申 ;
朱梅年 ;
闻家政 .
中国中药杂志, 1991, (06) :16-18
[9]   杜仲皮与叶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J].
李家实 ;
阎玉凝 .
中药通报, 1986, (08) :41-42
[10]  
中国神树—杜仲[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张康健,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