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鲫鱼、团头鲂的人工繁殖

被引:5
作者
李海洋 [1 ]
张辉 [2 ]
郝辉 [2 ]
机构
[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2] 安徽省涡阳县水产管理站
关键词
鲫鱼; 鲤鱼; 团头鲂; 人工繁殖;
D O I
10.16003/j.cnki.issn1672-5190.2010.05.090
中图分类号
S965.19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繁殖与孵化在鱼类养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虽然鲫鱼、鲤鱼及团头鲂对繁殖条件与四大家鱼相比要求并不苛刻,在天然环境中能自然产卵繁殖,但人工繁殖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卵、孵化效果,因此掌握该项技术很有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酵母多糖对鲤鱼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刘洪梅 ;
马志红 ;
晋晶 ;
史相国 ;
张庆波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04) :1874-1875
[2]   甘露寡糖对鲤鱼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J].
马志红 ;
晋晶 ;
刘洪梅 ;
张庆波 ;
史相国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03) :1291-1292+1296
[3]   饲料中脂肪和蛋白质间的替代作用对鲫鱼的影响 [J].
胡雪锋 ;
李国富 ;
吴江 ;
吴强强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4) :11576-11578+11589
[4]   液态蛋氨酸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J].
李新帅 ;
齐淑艳 ;
周长海 ;
袁宗昇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1) :10023-10025
[5]   鲤鱼对四种动物性蛋白原料的表观消化率测定 [J].
许建刚 ;
李国富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7) :11782-11784
[6]   牛磺酸对黄河鲤鱼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J].
陈功义 ;
齐子鑫 ;
高春生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1) :4552-4553
[7]   团头鲂的人工繁殖 [J].
马洪青 .
渔业致富指南, 2008, (01) :50-50
[8]   无公害鲫鱼池塘养殖技术 [J].
刘俊英 .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9) :188-189
[9]   传统田鲤鱼苗繁育技术 [J].
饶汉宗 .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4) :188-188
[10]   团头鲂养殖技术 [J].
崔力宏 .
农村科学实验, 2005, (06) :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