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泾川地区储层下限标准的研究

被引:31
作者
丁晓琪
张哨楠
陈克勇
孟祥豪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3] 四川 成都
[4] 四川 成都
关键词
镇原-泾川地区; 储层下限; 毛细管压力; “J”函数曲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镇原-泾川地区延长组长6-长8储层属于低孔-特低渗透型储层,储层下限标准的研究是划分有效储层的基础,也是油层识别和容积法储量计算的前提.通常认为,低于下限标准的储层是不具备产能的.依据毛管压力资料,通过帕塞尔法、渗透率敏感法、相对渗透率曲线与毛管压力曲线叠合法、孔喉分布4种方法对该区储层下限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有效储层的孔喉下限约为0.25μm,与孔喉下限对应的渗透率为0.1×10-3μm2,孔隙度为8%.然而储层下限受地质因素和现有储层改造技术的影响,其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必须结合油藏的实际情况,对储层下限做出适当的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19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西峰油田有效厚度下限研究 [J].
侯雨庭 ;
郭清娅 ;
李高仁 .
中国石油勘探, 2003, (02) :51-54+7
[2]   川东嘉二段孔隙层下限及分类与评价 [J].
曾伟 ;
强平 ;
黄继祥 .
矿物岩石, 1997, (02) :43-49
[3]   用毛管压力曲线确定原始含油饱和度 [J].
吕鸣岗 ;
毕海滨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5) :63-66+85
[4]   天然气储层物性下限及深层气勘探问题的探讨 [J].
戚厚发 .
天然气工业, 1989, 9 (05) :26-30+7
[5]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 科学出版社 , 罗蛰潭,王允诚编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