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三峡环库多业共生耦合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初构
被引:17
作者:
熊伟
[1
]
王久臣
[2
]
汤文志
[3
]
孔文斌
[1
]
曾卓华
[1
]
欧阳柬
[3
]
刘明
[3
]
王国华
[3
]
黄明
[4
]
熊棣文
[5
]
机构:
[1]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 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3]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4] 巫山县特色经作生产管理站
[5] 吉林大学软件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农业;
生态系统;
经济;
三峡库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15 ;
摘要:
三峡蓄水后,水流减缓,自净力减弱,主要支流绿藻虐生;库区新生消落区出露成陆时正直多雨炎热潮湿的夏季,基本丧失拦截、消纳和过滤农业面源污染的功能,加重了长江污染。该文在研究库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将库区水域、消落区和生态屏障区作为整体,运用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建立库岸柑橘、消落区湿地牧场、水域天然渔场3条环库绿色经济带,集成4链交叉的多链循环经济组网模式,创立5层阻隔拦截和吸收消纳面源污染的工艺技术,围绕库区各主要农业产业发展,把前端废弃物作为内生要素进入后端生产活动中,在注重环境保护的形势下,凝练出多业共生耦合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345"推进方法。创建的巫山大昌湖特色循环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实现了三峡库区柑橘、生猪、草食牲畜、长江鱼4大特色产业共生、要素耦合、整体循环、综合利用的产业生态链,推动了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了库区特色农业发展、农移民增收和国家战略水资源库保护需求,可为大型水库区生态农业发展和水资源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