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被引:27
作者
史运良
王腊春
朱文孝
苏维词
李坡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喀斯特; 水资源; 西南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 [水资源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喀斯特山区、沙漠边缘及黄土高原是我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地貌环境,造成了喀斯特地区“地高水低”、“雨多地漏”、“石多土少”、“土薄易旱”,致使出现特有的湿热气候下的喀斯特干旱缺水。根据喀斯特地区的特点,提出了在喀斯特地区应因地制宜,采用“集雨工程”、“集流工程”、“提水工程”及兴建地下水库、溶洼水库、地表低坝等小微型水利工程,实施分散拦蓄、分散供水,以化整为零方式解决喀斯特山区整体性的干旱缺水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土壤侵蚀性退化及其防治 [J].
苏维词 .
中国岩溶, 2001, (03) :51-57
[2]   岩溶山区生态环境区划——以贵州普定县后寨河流域为例 [J].
王腊春 ;
史运良 ;
汪文富 ;
杨勇 ;
陈洪元 .
中国岩溶, 2000, (01) :92-98
[3]   峰丛洼地形成动力过程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J].
杨明德 ;
梁虹 .
中国岩溶, 2000, (01) :46-53
[4]   典型喀斯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贵州省普定后寨河流域为例 [J].
万洪涛 ;
杨勇 ;
史运良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3) :34-40
[5]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钱正英,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