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创中心的发展实践与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对北京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启示思考

被引:12
作者
杨拓 [1 ]
邵邦 [2 ]
周寂沫 [1 ]
机构
[1]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创新生态; 京津冀协同发展; 创新驱动模型;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16.09.024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既为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探索了新的方向,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树立了新的观念,更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是北京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分析美国硅谷、英国剑桥、法国索菲亚等科技创新园区发展实践,梳理总结出了全球科创中心的运行机制和动力驱动,并对其内部协作与外部驱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建设科创中心存在的创新成本高、人才供需不协同、科研基础水平不高、融入全球版图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集聚人才、培育环境、搭建平台、全球参与等为主要内容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2]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与发展 [J].
熊鸿儒 .
学习与探索, 2015, (09) :112-116
[3]   科技创业企业孵化协同关键要素研究 [J].
唐建民 ;
黄菊 .
商业经济研究, 2015, (11) :113-115
[4]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与政策体系 [J].
楚天骄 .
科学发展, 2015, (03) :61-66
[5]  
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 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Dorothy Leonard-Bart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