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供需平衡理论视域下国民经济国内大循环的畅通路径

被引:4
作者
武素云
胡立法
机构
[1]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 供需平衡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32 [需求理论、供给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新发展格局建构之要在于循环畅通,而循环畅通之根本又在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动态平衡,这是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按比例生产的实质性问题。社会再生产实现不直接表现为两大部类生产比例关系,而是转化为市场实现问题和政府宏观调控问题。畅通国内大循环就是要以满足民生需求为基点调整投资偏好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促进有效需求;科技创新提升两大部类技术构成,提高有效供给;同时变革与完善政府和市场协调机制,实现供需总量动态平衡,保持国内大循环畅通。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思想演进 [J].
洪银兴 .
管理世界, 2021, 37 (04) :1-12
[2]   深化理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J].
逄锦聚 .
经济学动态, 2020, (10) :3-11
[3]   数字经济的增长效能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J].
杨虎涛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 (03) :21-32
[4]   两大部类自动平衡增长的特性和最优增长路径 [J].
陶为群 .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11) :15-20+97
[5]   对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关系的思考 [J].
鲁晓璇 ;
张曙霄 .
经济学家, 2018, (01) :20-28
[7]  
公有制经济再生产分析的五个支点[D]. 韩康.中共中央党校. 1991
[8]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魏婕, 2015
[9]  
刘国光经济文选[M].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刘国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