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和冲绳海槽沉积物的生物标记化合物

被引:8
作者
唐运千
郑士龙
龚敏
史继扬
黄孝建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
[3] 德国汉堡大学生物地球化学和海洋化学研究所 杭州
[4] 杭州
[5] 广州
关键词
正构烷烃; 甾烷; 萜烷; 沉积物; 南海; 冲绳海槽; 生物标记化合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南海深海和冲绳海槽二个柱状样进行了正构烷烃、甾烷和萜烷生物标记化合物分布特征的研究。由于它们所处的沉积环境和生源母质上的差异,反映在正构烷烃的CPI值、C17和C18的含量、轻重烃比值、化合物构型的转化、有机质的成熟度和17α(H)-22,29,30-三降藿烷与18α(H)-22,29,30-三降新藿烷的比值等地球化学参数上的差别。冲绳海槽沉积物的多源性决定了其有机组分的特殊性,如生物来源的C17和C18量占有优势,有机碳含量(1.0—1.3%)高于南海样(0.3—1.0%),重排甾烷量少,生物构型的ββ藿烷已转变成地质构型的αβ藿烷和βα型莫烷化合物。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