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红海湾沿海的活动断裂

被引:11
作者
刘以宣
卓家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活动断裂; 东向; 西向; 断裂带; 断层带; 构造带; 珠江口; 变格运动; 断裂系; 红海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本文是笔者在珠江口至红海湾沿岸进行第四纪地质、地貌和新构造调查的基础上,对活动断裂所作的初步分析。 一、活动断裂的形成和演变 该区位于莲花山断褶带的西南段,南缘濒临南海(图版I),主要构造线为北东和北东东向,它们是本区的主要构造成分,控制着本区的地貌和地质构造的演化。在漫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1+251 +251-25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珠江口盆地的构造演化与南海之形成 [J].
冯志强 ;
曾维军 .
地质学报, 1982, (03) :212-222
[2]   我国核电站选址的区域稳定性研究 [J].
古迅 ;
王德民 .
地质科学, 1982, (04) :408-414
[3]   中国东部及相邻海域中、新生代地壳演化与盆地类型附视频 [J].
张文佑 ;
张抗 ;
杨树康 .
海洋地质研究, 1982, (01) :1-15
[4]   南海新生代岩石圈板块的演化和沉积分布的某些特征附视频 [J].
何廉声 .
海洋地质研究, 1982, (01) :16-23
[5]   兴建核电站若干工程地质问题的探讨 [J].
王德民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1, (02) :8-10
[7]  
中国活动断裂[M]. - 地震出版社 ,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 编辑, 1982
[8]  
华南沿海区域断裂构造分析[M]. - 地震出版社 , 刘以宣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