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药方剂配伍——代谢关系

被引:8
作者
冯年平 [1 ]
都广礼 [1 ]
狄斌 [2 ]
刘文英 [2 ]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2] 中国药科大学
关键词
中药; 双黄连复方; 方剂配伍; 代谢;
D O I
10.16305/j.1007-1334.2007.10.028
中图分类号
R289 [方剂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4 ;
摘要
配伍是方剂发挥药效的关键,其内在的物质基础是配伍与其有效成分体内代谢特征之间存在着的对应关系,即方剂配伍-代谢关系。以双黄连复方为实例,通过对双黄连复方和黄芩单方中主要药效成分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以及灌胃给予不同组合配方后药代动力学的比较,初步揭示中药双黄连复方方剂配伍-代谢关系。方剂配伍-代谢关系的研究对阐明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2 +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川芎郁金不同配伍比例对阿魏酸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研究 [J].
马传香 ;
张文生 ;
田蓉 ;
杜树山 ;
吴建梅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07) :474-478
[2]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J].
贾伟 ;
蒋健 ;
刘平 ;
赵立平 ;
陈闽军 ;
周明眉 ;
杨丽萍 ;
王米渠 ;
邱明丰 ;
张永煜 .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08) :621-624
[3]   代谢组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徐旻 ;
林东海 ;
刘昌孝 .
药学学报, 2005, (09) :769-774
[4]   麻黄汤中臣、佐、使药对君药中麻黄碱的人体内过程的影响 [J].
贺丰 ;
罗佳波 .
中草药, 2005, (09) :37-40
[5]   丹参-赤芍配伍的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J].
黄浩 ;
周琳 ;
姜标 .
世界科学技术, 2005, (04) :18-22+84
[6]   四逆散有效成分芍药苷药代动力学研究 [J].
刘东锋 ;
张莉 ;
陈婷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5, (02) :36-38
[7]   五味子与丹参配伍对其成分五味子乙素、醇甲的药代动力学影响 [J].
王胜春 ;
赵惠萍 ;
皇甫孟军 ;
李晓伟 .
中成药, 2004, (12) :9-13
[8]   从双黄连系列制剂看中药现代化研究 [J].
陈广耀 ;
龙继红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4, (02) :133-135
[9]   解热药YL2000中蛇床子素在正常和发热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比较 [J].
邢东明 ;
赵玉男 ;
石钺 ;
孙立红 ;
王伟 ;
丁怡 ;
杜力军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4, (02) :30-33
[10]   中药代谢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J].
王巧 ;
刘荣霞 ;
果德安 ;
毕开顺 .
世界科学技术, 2003, (06) :30-3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