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海平面升降对煤储集层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

被引:5
作者
金振奎
张响响
赵宽志
刘荣徽
王春生
机构
[1]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教育部油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上古生界; 海平面升降; 煤储集层; 非均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山西太原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海平面变化特征,分析、讨论海平面升降对该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煤储集层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海平面相对快速上升期间(海侵体系域)形成的煤层少且薄,分布范围小,多呈透镜状,横向连通性差,平面非均质性强,但夹矸层少、煤层灰分产率一般较低,因此层内非均质性弱。海平面相对下降期(高位体系域),尤其是晚期(高位体系域晚期),形成的煤层多且厚,分布范围广,横向连通性好,平面非均质性弱,但夹矸层较多、煤层灰分产率一般较高,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因此,海平面升降对煤储集层平面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煤储集层形态以及横向连续性和连通性;对层内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煤矸石夹层数和灰分产率;对层间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煤储集层灰分产率、煤岩显微组分。在海陆交互相地层中,由于海平面升降引起煤层特征的变化,导致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图6表1参32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煤割理压缩实验及渗透率数值模拟 [J].
傅雪海 ;
秦勇 ;
姜波 ;
王文峰 ;
李贵中 .
煤炭学报, 2001, (06) :573-577
[2]   淮北地区煤储层物性及煤层气勘探前景 [J].
姜波 ;
秦勇 ;
范炳恒 ;
傅雪海 ;
桑树勋 ;
胡超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1, (05) :11-15
[3]   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储层渗透率主控因素分析 [J].
傅雪海 ;
秦勇 ;
李贵中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1, (03) :16-19
[4]   煤储层孔、裂隙系统分形研究 [J].
傅雪海 ;
秦勇 ;
薛秀谦 ;
李贵中 ;
王文峰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1, (03) :11-14
[5]   煤孔隙的成因类型及其研究 [J].
张慧 .
煤炭学报, 2001, (01) :40-44
[6]   煤层气藏的不均一性与煤层气勘探开发 [J].
王生维 ;
段连秀 ;
张明 ;
陈钟惠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4) :368-370
[7]   中国煤储层岩石物理学因素控气特征及机理 [J].
秦勇 ;
傅雪海 ;
叶建平 ;
林大扬 ;
唐书恒 ;
李贵中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9, (01) :21-26
[8]   煤的孔隙结构分形定量研究 [J].
赵爱红 ;
廖毅 ;
唐修义 .
煤炭学报, 1998, (04) :105-108
[9]   煤储层渗透率的非均质性模型 [J].
张有生 ;
秦勇 ;
陈家良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8, (01) :45-48
[10]   华北地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海水进退与厚煤带分布关系 [J].
钟蓉 ;
傅泽明 .
地质学报, 1998, (01) :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