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预后的随诊观察

被引:30
作者
朱以诚
崔丽英
华宝来
潘家绮
范连凯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关键词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脑梗死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ibrinogen,FIB)的影响因素,评价急性期FIB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00年1月~2002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116例脑梗死患者,应用凝血酶法(Clauss法)定量测定起病10d内血浆FIB水平,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通过线形回归分析评价急性期血浆FIB水平的影响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概率,分析急性期血浆FIB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复发和死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临床分型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血浆FIB(2.78±0.76g/L)浓度显著低于其他类型脑梗死患者(3.30±1.05g/L),且这一差异不受性别、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饮酒、病灶大小、感染等因素影响 (t=4.030,P<0.005)。病灶小于2cm的脑梗死中,大、小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浆FIB浓度无显著差别(2.78±0.72g/ L比2.95±0.77g/L,P=0.478)。急性期FIB浓度高的患者(FIB浓度为前25百分位)病后1年时的预后较FIB低者(FIB浓度在后75百分位)差,前者复发和死亡事件概率(19.2%)高于后者(6.3%),P=0.047。远期的预后情况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23.1%比14.3%,P=0.19)。结论脑梗死急性期FIB水平在不同类型脑梗死间存在差异, 且与1年内脑梗死复发或死亡事件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梗死的发病机制
    高山
    黄家星
    黄一宁
    李舜伟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3, (02) : 78 - 80
  • [3] MRI findings of small subcortical "lacunar-like" infarction resulting from large vessel disease
    Adachi, T
    Kobayashi, S
    Yamaguchi, S
    Okada, K
    [J]. JOURNAL OF NEUROLOGY, 2000, 247 (04) : 280 -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