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大手术后患者排便状况与伪膜性肠炎的关系

被引:4
作者
马燕兰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外监护室
关键词
伪膜性肠炎; 腹部大手术; 患者; 排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73.6 [外科护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11 ;
摘要
腹部大手术后患者机体情况差,加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易并发伪膜性肠炎。作者对普通外科监护室中390例腹部大手术后患者排便状况进行观察,分析了15例并发伪膜性肠炎(发病率3.8%)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现伪膜性肠炎多发生在术后第2~3日,肠蠕动恢复前,持续时间1~10日不等,腹泻次数多者可达10余次,大多数为黄绿色稀水便、带粘液。认为在腹部大手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应注意观察粪便的性状,粪便异常者应警惕伪膜性肠炎的发生,及时停用抗生素井给予积极治疗和护理,以促进患者术后顺利康复。讨论1.术后正常排便腹部手术后,患者排便活动与肠蠕动功能恢复和进食密切相关。肠蠕动一般在术后第2~3日逐渐恢复,如果病情许可,此时可开始进食。但全胃切除或胃部分切除术后,一般第4~6日才进食清流,6~8日改进流质,因此排便较晚。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后禁食时间更长,常在6日以后,逐渐恢复排便活动,一般为黄色成形粪便、质软。2.腹部大手术后患者机体状况、治疗与伪膜性肠炎SICU中,患者年龄较大,癌肿患者多(占80%),低蛋白血症者多(占25%),手术范围大,因此患者一般情况较差。癌症本身使营养低下,免疫低下,机体抵抗力降低;加上胃肠道手术创伤和刺激,手
引用
收藏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人粪混悬液保留灌肠治疗伪膜性肠炎 [J].
郑俊英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1989, (03)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