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上胸椎角状后凸畸形的诊治分析
被引:11
作者:
李危石
陈仲强
党耕町
郭昭庆
刘忠军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骨科
来源:
关键词:
脊柱后凸;
胸椎;
结核;
脊髓压迫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2 [骨的畸形];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总结上胸椎 (T1 T4)角状后凸畸形的病程特点及治疗经验 ,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对上胸椎角状后凸畸形 15例进行回顾分析。病例均有完整病历 ,以及上胸椎正侧位X线 (平片、断层 )、MRI检查。根据病史与影像学分析后凸原因 ,根据侧位X线片Cobb法测后凸角度。 4例采用侧后方入路脊髓前方减压 ,11例采用后路脊髓环行减压。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5例中陈旧性胸椎结核 8例 ,先天性胸椎畸形 7例 ,均伴脊髓压迫症状。Cobb角平均 86 5°。发现后凸畸形的平均年龄 :先天性上胸椎畸形为 3 6岁 ,脊柱结核为 9 0岁。发现后凸畸形至产生脊髓压迫症状的时间间隔 :先天性畸形平均为 16 5年 ,结核性平均为 18 1年。 14例手术顺利完成 ,1例失败。 13例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平均 4 2个月 ,7例症状有改善 ,2例同术前 ,4例加重。结论 结核及先天畸形所致的上胸椎角状后凸畸形从出现畸形至发生脊髓损害时间间隔较长 ,而一旦合并脊髓损害 ,症状将呈进行性加重。无论侧后方或后正中入路减压手术风险均较大 ,疗效不满意。因此 ,应于脊髓损害出现之前行融合治疗 ,防止后凸加重及脊髓损害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7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