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裂缝发育区带预测的有效方法——以北大港构造带东翼东营组为例

被引:11
作者
张守仁 [1 ,2 ]
张遂安 [1 ]
万贵龙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气体能源开发与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弹塑性增量法; 构造裂缝; 勘探目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重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进程的不断深入,裂缝型油气藏勘探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日益迫切。裂缝型油气储层以构造裂缝为主,构造裂缝发育区带的预测,是裂缝型油气藏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是构造裂缝发育区带预测的有效手段。弹—塑性增量法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不仅更加逼近岩体的塑性变形过程,而且充分考虑了地质体的非均质性,使得在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背景的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能够充分反映地质体曾遭受过的构造改造强度。通过对北大港构造带东翼东营组弹—塑性增量法古构造应力场(构造事件年龄33.7—23.5Ma)数值模拟,发现构造剪应力分布特征与目前油气勘探成果非常一致,即已探明油气藏均位于应力释放区(与构造裂缝发育区相对应),并据此预测北大港构造带东翼的中部还发育有一条近SN向构造裂缝发育区带,是该地区下一步优选的勘探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61+88 +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M].万天丰著;.地质出版社.2004,
[2]  
油藏开发地质学.[M].彭仕宓;黄述旺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3]  
裂缝性油气储集层评价方法.[M].周文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  
世界油田图集.[M].李国玉;唐养吾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5]  
岩石力学基础.[M].张清 编.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
[6]  
固体力学基础.[M].王仁 编.地质出版社.1979,
[7]   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地区须家河组二—四段构造应力场模拟及裂缝发育区带预测 [J].
张守仁 ;
万天丰 ;
陈建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70-74+80
[8]   储层古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J].
宋惠珍 ;
曾海容 ;
孙君秀 ;
刘洁 ;
黄辅琼 .
地震地质, 1999, (03) :193-203
[9]   地应力驱动油气运移基本方程及有限元模拟 [J].
王连捷 ;
王薇 ;
张利容 ;
袁嘉音 .
地质力学学报, 1999, (01) :3-5
[10]   构造裂缝定量预测的一种新方法──二元法 [J].
丁中一 ;
钱祥麟 ;
霍红 ;
杨友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1) :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