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降水量变化对毛乌素油蒿幼苗生理生态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14
作者
肖春旺
张新时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
关键词
模拟降水量; 毛乌素沙地; 油蒿幼苗; 生理生态过程; 荧光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6 [森林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毛乌素是中国干旱、半干旱沙区典型沙地 ,其中水分是最大限制因子。随着未来全球变化 ,尤其降水变化进一步激烈 ,将给这里的陆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和生产力带来巨大影响。本文选择毛乌素沙地优势灌木油蒿为研究对象 ,人控 4种降水量梯度来探讨油蒿幼苗的生理生态对降水量的响应。结果表明 ,不同施水量的油蒿幼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叶片温度、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率日变化动态存在明显差异。当少量施水时 ,幼苗受到明显水分胁迫 ,故而关闭气孔 ,降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 ,以免过多的蒸腾失水。当充分施水时 ,幼苗叶片气孔开放 ,提高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和蒸腾速率 ,降低叶片温度、以此提高光合作用。不同施水的油蒿幼苗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生态适应策略 ;幼苗荧光效率随着施水量增大 ,从机理上解释了幼苗光合作用随着施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向后剔除变量分析表明 ,随着施水量的增加 ,限制幼苗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逐渐减少。当充分施水时 ,幼苗主要受到光合有效辐射和叶片温度的限制。当中度施水时 ,幼苗主要受到蒸腾速率、胞间 /大气CO2 浓度差值的限制。当少量施水量时 ,幼苗主要受到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 /大气CO2 浓度差值、叶片 /大气温度差值及其大气温度的限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 [J].
张志强 ;
孙成权 .
科学通报, 1999, (05) :464-477
[2]   中国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关系研究 [J].
张新时 ;
周广胜 ;
高琼 ;
倪健 ;
唐海萍 .
地学前缘, 1997, (Z1) :141-148
[3]   依据野外实测的蒸腾速率对几种沙地灌木水分平衡的初步研究 [J].
董学军 ;
张新时 ;
杨宝珍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7, (03) :13-21+24-30
[4]   毛乌素沙地景观生态类型与灌丛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J].
陈仲新 ;
谢海生 .
生态学报, 1994, (04) :345-354
[5]   毛乌素沙地的生态背景及其草地建设的原则与优化模式 [J].
张新时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4, (01) :1-16
[6]  
SPSS for Windows从入门到精通[M].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卢纹岱等编著, 1997
[7]  
毛乌素沙地开发整治研究中心研究文集[M].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王家祥主编, 1992
[8]  
Crop responses to CO2 enrichment[J] . H. H. Rogers,R. C. Dahlman.Vegetatio . 1993 (1)
[9]  
CO2 and plants: revisited[J] . Roger C. Dahlman.Vegetatio . 1993 (1)
[10]   COMMENT ON MODELING ECOLOGICAL RESPONSE TO CLIMATIC-CHANGE [J].
MALANSON, GP .
CLIMATIC CHANGE, 1993, 23 (02) :9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