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金银花的模式识别

被引:10
作者
杨红娟
李发美
机构
[1]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2]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辽宁沈阳
[3] 辽宁沈阳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 抑菌; 模式识别;
D O I
10.14066/j.cnki.cn21-1349/r.2003.01.007
中图分类号
R282.5 [药材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对金银花的种类进行模式识别 ;寻找与抑菌活性显著相关的化学成分。方法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获得反映样品整体化学特征的数据 ,利用聚类分析进行分类 ,同时选择体外抑菌指标进行活性测定 ,用线性回归分析揭示化学信息和药理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化学特征的系统聚类分析将样品划分为 7类 ,色谱指纹图谱中的 9个成分与抑菌活性相关。结论该方法能较好的识别金银花的种类并可寻找与药理指标相关的化学成分 ,为综合评价金银花质量提供有用的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金银花中3种有机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 [J].
王天志 ;
李永梅 ;
王志霄 .
药物分析杂志, 2000, (05) :293-296
[2]   金银花的研究进展 [J].
王天志 ;
李永梅 .
华西药学杂志, 2000, (04) :292-294+298
[3]   我国药用金银花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J].
石钺 ;
石任兵 ;
陆蕴如 .
中国药学杂志, 1999, (11) :6-9
[4]   HPLC测定金银花、菌陈及其10种中成药中绿原酸的含量 [J].
张丹,李章万,姜焱 .
药物分析杂志, 1996, (02) :83-85
[5]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金银花成分及测定绿原酸含量[J]. 孟品佳,孙毓庆.药物分析杂志. 1990 (01)
[6]   反相HPLC分离金银花成分及绿原酸含量测定 [J].
黄西峰 .
中草药, 1988, 19 (05) :14-1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2000
[8]  
中药药理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李仪奎,姜名瑛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