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程对农业产业结构和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6
作者
于伟咏
漆雁斌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农业产业结构; 人口流动;
D O I
10.13843/j.cnki.lyjj.2018.03.016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后退耕时期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基于1999~2014年省域面板数据,理论和实证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业产业结构和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间上单位面积退耕还林成本差异明显,西部最高,时期上单位成本呈下降趋势;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中粮经比扩大,对农业产值存在挤出效应,对牧业存在溢出效应,但影响效应较低;退耕还林工程倒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城镇化率。对后退耕时期提出政策建议: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强化标准的浮动性;加强政策宣传,注重自愿公平;引导产业调整和效益提升,促进农民再就业和持续增收;落实退耕林地产权保证,完善退耕对象社会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1]   退耕还林与农业结构调整研究——以陇南市成县为例 [J].
张芳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0, (10) :165-170
[12]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J].
谢旭轩 ;
张世秋 ;
朱山涛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3) :457-464
[13]   浪漫韩剧之都的环保经 [J].
郑婷 .
绿色中国, 2010, (01) :68-70
[14]   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 [J].
郗静 ;
曹明明 ;
陈海 .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3) :5-9
[15]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J].
柯水发 ;
赵铁珍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7) :27-33
[16]   黄河上中游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为例 [J].
杜富林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4) :86-90
[17]   陕西退耕还林工程对农业经济的驱动分析 [J].
杨小鹏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4) :230-232
[18]   泾河流域退耕还林(草)综合效益与生态补偿趋向——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为例 [J].
孙新章 ;
谢高地 ;
甄霖 .
资源科学, 2007, (02) :194-200
[19]   基于参与性调查的退耕还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价——卧龙自然保护区研究 [J].
徐建英 ;
陈利顶 ;
吕一河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06, (11) :3789-3795
[20]   退耕还林政策选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我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 [J].
刘璨 ;
张巍 .
经济学(季刊), 2007, (01) :273-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