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FRAGSTATS的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20
作者
于泉洲 [1 ,2 ,3 ]
张祖陆 [2 ]
高宾 [4 ]
吕建树 [5 ]
袁怡 [6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4]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5]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淄博中学地理教研室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景观格局指数; 南四湖湿地;
D O I
10.13466/j.cnki.lyzygl.2013.01.003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基于1987,1997和2008年夏季的Landsat卫星影像,在RS和GIS支持下利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分析了南四湖湿地1987—200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及各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化情况和景观指数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湿地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是:景观格局变化显著,自然景观面积减少,人工景观面积增加;景观斑块破碎化加重,其中芦苇地、荷田和养殖水面景观格局变化最为剧烈。2)从景观指数方面看:类型水平上,不同景观类型的指数变化规律不同,体现不同的变化特征;景观水平上,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持续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和蔓延度指数不断减小,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是先增大后减小。3)从转移矩阵看:1987—1997年景观格局变化相对和缓;1997—2008年景观格局变化相当剧烈;各种地类相互转化的比例较高,特别是芦苇地和荷田两种湿地自然景观面积转出的比例很大;并且转化更多的是自然景观转化为人工景观,体现了湿地明显的人为扰动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5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