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一起登革热局部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7
作者
张瑞红
吴海东
周海
吴宝燕
吕海英
夏生林
罗乐
陈秀云
机构
[1] 广东省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登革热;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8 [病毒性出血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中山市2004年一起登革热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登革热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使用登革热IgM/IgG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对疑似病例血清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用C6/36细胞对急性期病人血清进行病毒分离。使用布雷图指数(BⅠ)法进行蚊媒密度调查。结果本次疫情流行历时36d,共发病37例,登革热抗体阳性37例,分离到登革Ⅰ型病毒4株。病例主要集中在城区城乡结合部,男性16例,女性21例,发病年龄最小6岁,最大63岁,其中10~39岁27例,占72.97%。疫情发生时布雷图指数67.0,经采取以快速杀灭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结论本次疫情是由I型登革病毒引起,因早期病例误诊,未及时发现传染源,导致疾病传播。快速灭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针对该市的流行因素,今后应继续加强各项控制措施的执行落实,加强可疑病例的监测和杀灭蚊媒的工作,扩大原因不明发热病人血常规监测范围,特别是曾发生疫情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站。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2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中山市登革热的流行特征分析
    李桂娇
    古有婵
    吴宝燕
    谈晔
    [J]. 疾病控制杂志, 2004, (05) : 396 - 398
  • [2] 登革热研究的热点问题
    肖杰生
    [J]. 新医学, 2002, (03) : 133 - 134+148
  • [3] 登革热防治手册[M].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罗会明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