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进攻台湾战役的决策变化及其制约因素(1949-1950)

被引:12
作者
沈志华 [1 ,2 ,3 ,4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
[2] 俄罗斯研究中心
[3]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4]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关键词
台湾战役; 中苏同盟; 朝鲜战争; 美国对台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60206 ;
摘要
中共关于解放台湾战役的最初想法比较简单,1949年夏天的计划是一年后攻占台湾,毛泽东甚至一度考虑在1949年冬季占领台湾;金门、登步岛作战失利后决定分两步走,先解决沿海诸岛问题,同时为攻台做准备,进攻时间推迟到1950年9-10月;1950年3-4月确定的计划是,金门战役推迟到8月开始,而攻打台湾则延至1951年夏。影响和改变中共决策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国民党军队的抵抗能力、苏联对中共进攻台湾的援助力度以及美国对援助蒋介石防守台湾的政策取向。其中的基本条件是国共军力对比,而核心问题为中苏同盟条约的签订。中共欲巩固政权,统一全国,只能与苏联结盟。中苏同盟建立后,苏联减缓了对中共军事援助的力度,而美国则逐步改变了对台政策,准备大力援蒋。朝鲜战争的爆发不过是为白宫宣布其新政策提供了机会和借口。在中苏关系、苏美关系、美台关系相互交错和影响的冷战格局中,武力攻占台湾是一个中共无法解开的死结。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53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