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抚仙湖摇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及其环境分析

被引:13
作者
熊飞
李文朝
潘继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江汉大学发展研究院
[4] 武汉
关键词
摇蚊幼虫; 空间分布; 密度; 生物量; 抚仙湖;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7.0031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5年6—7月在抚仙湖共采集到摇蚊科幼虫5属6种,其中花纹前突摇蚊和羽摇蚊为优势种,两者的相对密度之和达94.9%,相对生物量之和达97.5%,其现存量基本代表了抚仙湖中摇蚊幼虫的现存量.全湖摇蚊幼虫平均密度为(275±333)ind.m-2,平均生物量为(0.642±0.763)g.m-2.花纹前突摇蚊为全湖性分布,羽摇蚊主要分布在明星鱼洞以南湖区,其他种类为局部性分布.小突摇蚊为典型的深水贫营养型种类,其分布的平均水深达107.2m.抚仙湖摇蚊幼虫密度分布与水深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与底质和水草的关系为沙砾石底<沙泥底<细泥底;水草区<非水草区.与1980年前后的调查资料相比,摇蚊幼虫的出现率和现存量显著增加,并出现了典型富营养型的指示种羽摇蚊,表明抚仙湖水体的营养水平在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湖北道观河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J].
马徐发 ;
熊邦喜 ;
王明学 ;
王银东 ;
王卫民 ;
刘小玲 ;
徐木生 ;
张林林 ;
胡秋生 ;
王喜波 .
湖泊科学, 2004, (01) :49-55
[2]   湖北浮桥河水库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 [J].
彭建华 ;
刘家寿 ;
熊邦喜 ;
俞伏虎 ;
胡传林 .
湖泊科学, 2002, (01) :90-96
[3]   水体富营养化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J].
龚志军 ;
谢平 ;
唐汇涓 ;
王士达 .
水生生物学报, 2001, (03) :210-216
[4]   长春南湖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孙刚 ;
盛连喜 ;
李明全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2) :319-320
[5]   摇蚊幼虫分布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J].
王俊才 ;
方志刚 ;
鞠复华 ;
张少华 ;
李开国 .
生态学杂志, 2000, (04) :27-37
[6]   武汉南湖摇蚊幼虫群落的研究(英文) [J].
郭先武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06) :578-585
[7]   摇蚊幼虫对底泥中氮、磷释放作用的研究 [J].
陈天乙,刘孜 .
昆虫学报, 1995, (04) :448-451
[8]   洪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水质的初步评价 [J].
郝卫民,王士达,王德铭 .
水生生物学报, 1995, (02) :124-134
[9]   博斯腾湖底栖动物现存量的变化及评价 [J].
闫晓燕 .
新疆环境保护, 1994, (03) :17-20+35
[10]   青龙河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评价 [J].
蔡晓明 ;
任久长 ;
宗志祥 ;
尚玉昌 ;
杨俭美 ;
许崇任 ;
李松岗 ;
柯兵 .
应用生态学报, 1992, (04) :364-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