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云南抚仙湖摇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及其环境分析
被引:13
作者:
熊飞
李文朝
潘继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江汉大学发展研究院
[4] 武汉
来源:
关键词:
摇蚊幼虫;
空间分布;
密度;
生物量;
抚仙湖;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7.0031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5年6—7月在抚仙湖共采集到摇蚊科幼虫5属6种,其中花纹前突摇蚊和羽摇蚊为优势种,两者的相对密度之和达94.9%,相对生物量之和达97.5%,其现存量基本代表了抚仙湖中摇蚊幼虫的现存量.全湖摇蚊幼虫平均密度为(275±333)ind.m-2,平均生物量为(0.642±0.763)g.m-2.花纹前突摇蚊为全湖性分布,羽摇蚊主要分布在明星鱼洞以南湖区,其他种类为局部性分布.小突摇蚊为典型的深水贫营养型种类,其分布的平均水深达107.2m.抚仙湖摇蚊幼虫密度分布与水深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与底质和水草的关系为沙砾石底<沙泥底<细泥底;水草区<非水草区.与1980年前后的调查资料相比,摇蚊幼虫的出现率和现存量显著增加,并出现了典型富营养型的指示种羽摇蚊,表明抚仙湖水体的营养水平在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4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