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不同照射剂量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相关分子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霍晓丽
张颖冬
狄晴
吴旭峰
方群
胡正荣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
来源:
关键词:
脑梗死;
激光;
膜蛋白类;
超氧化物歧化酶;
内皮素-1;
D O I:
10.13480/j.issn1003-9430.2000.02.004
中图分类号:
R454.2 [光疗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激光波长、照射强度及疗程长短对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 (ILLLI)疗法治疗脑梗死疗效的影响。方法 12 1例经、中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入A、B、C、D、E5组。A组为对照组 ,给予常规药物 (尼莫地平、肠溶阿司匹林 )治疗 ;B、C、D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分别加用相同功率 (1 5mW)、不同波长 (依次为 6 32 8、6 5 0、5 32nm)的ILLLI;E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功率 3mW、波长 6 32 8nm的ILLLI。ILLLI每天 1次 ,每次 6 0min ,共治疗 10次。每次照射总能量B、C、D组为 5 4J,E组为 10 8J。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第 4、6或 11天测定病人血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140 (GMP 140 )、内皮素 1(ET 1)和血清铜 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Cu ZnSOD)含量。结果 治疗 10次 ,照射总能量为 5 4J(每天照射强度为 1 72× 10 4 J/cm2 )时 ,6 32 .8、6 5 0、5 32nm三种波长ILLLI治疗后病人血浆GMP 140含量均下降 ,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三种波长ILLLI均可降低血浆ET 含量 ,但三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三种波长ILLLI均可明显升高血清Cu ZnSOD含量 ,其中 5 32nmILLLI效果更显著 ,6 32 .8nmILLLI总能量为 10 8J时疗效优于照射总能量为 5 4J的疗效。每天照射能量为 5 4J时 ,治疗 10天 (总能量 5 4J)疗效优于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